疫情“大考”仍未结束、抗疫“大战”仍在进行。为构建新冠肺炎群体免疫屏障,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,沙头镇狠抓落实,同步推进“敲门”、“清零”、“送医”三大行动,科学有序开展疫苗接种,千方百计阻击疫情传播,创新形式做好群众服务,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。
“敲门”行动,叩开的不止群众家门
“祁嗲,您儿子是哪天回家的呀?”“何姨,我教您申请‘健康码’和‘行程码’。”“小刘,家里人都接种疫苗了吗?”华兴村党总支委员、村委委员陈艳群趁着月色,挨个敲开群众的家门,在详细摸清群众的疫苗接种、人口流动情况后,便顶着昏暗的灯光,逐一仔细登记好相关信息。“白天大家都出去干活去了,趁着晚上都在家,才好摸清底子”,陈艳群抹去额头的汗珠,道声“打扰了,谢谢您的配合”,又匆匆忙忙赶往下一户。而这,已经是沙头镇启动“敲门”行动的第三天了。全镇200余名镇、村干部磨破双脚、汗湿衣裳,依然奔忙在田间地头,全面摸清了11500余名常住居民的具体情况,他们用苦干实干敲响了群众的家门,更用真诚交流叩开了群众的心门。
“清零”行动,清除的不止安全隐患
连日来,沙头镇积极响应市委、区委号召,按照“全面摸排稳推进、集中攻坚促清零”的工作思路,开展疫苗接种“清零”行动,力争做到“能接尽接、应接尽接”。一方面,以“网格”形式划分片区,定领导、定人员、定责任,明确由党政负责人带队,驻守在村(社区)实时调度、靠前指挥,层层压实责任,将工作落小落实落细。与此同时,通过入户宣传、定时提醒、全程接送、发放解暑物资、提供休息专座等形式,为群众提供“保姆式服务”,打通疫苗接种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群众疫苗接种过程更便捷、更舒适、更贴心。“喂,小刘啊,疫苗该接种第二针啦,记得放在心上,可千万别忘了。”“今天已到安徽智飞220人份,深圳康泰300人份,大家可随时到卫生院接种。”2600,2000,1500......未接种人数正在迅速减少,“清零”行动,清除的不止安全隐患,还有人民群众心中的疑虑与隔阂。
“送医”行动,预诊的不止身体情况
现阶段,农村一线未接种疫苗的群众大多为年龄较大、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留守老人,普遍对新冠肺炎疫情了解不深入、对新冠疫苗有误解、对自身身体状况有担忧。沙头镇党委、政府率先提出“送医”上门行动,由镇卫生院对全镇村医进行专项业务培训,分片分组送村医入户开展预检分诊,根据村民身体健康状况,预先对其是否符合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甄别,再由镇、村干部统一登记、专车接送至卫生院接种疫苗。对于符合接种条件但拒绝接种疫苗的群众,由村医、镇村干部同时开展科普宣传、陈情利害,耐心劝导对方接种疫苗;对于确实不能接种疫苗的群众,由村医直接开具情况证明,为群众自由出门办事提供方便。“新冠疫苗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,对您的健康不会有影响的。”“您的病是可以接种疫苗的,请不要担心。”预检分诊,预诊的不止身体情况,更让谣言被粉碎,误会被化解。
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,正是沙头镇党委、政府回应群众热切期盼所做出的坚定回答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与决心,沙头上下必将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,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,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佳绩,全面取得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