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资阳区党建网 > 党建工作 > 基层党建

【网格故事】金花湖社区:扎根社区 奉献网格

发布时间:2021/6/10 13:11:48   发布单位:大码头街道   来源:大码头街道 陈妮   查看167次

     大码头街道金花湖社区全力打造“多网融合、一网统筹,一格一人、一人多能”的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,以党组织为统领,建立起一支由网格长、网格员、党员中心户、楼栋长组成的“网格红管家”队伍,用“一张网”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,常年常态沉到网格、来到群众身边,变“问题找上门”为“上门找问题”,主动进家入户了解群众诉求,解决群众困难。

    “每天主动和居民接触,学会‘眼观六路、耳听八方’,提前发现问题,以便于主动解决问题。”——欧阳志成


    在欧阳志成看来,作为一名党员干部,就是人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“党和政府”,居民的需要就是他行动的方向。他对网格内家家户户的情况了如指掌,打开欧阳志成的网格员笔记本,上面有他对网格内所有住户的走访工作分类,哪些需要随时关注、哪些每周走访一次、哪些每月走访一次、哪些需要当面访、哪些可以电话访,都有详细记录和计划。在一次上门走访中,居民向欧阳志成反映有住户向楼下扔杂物,存在安全隐患。了解情况后,欧阳志成找到物业负责人协商,并建议张贴通知禁止高空抛物,又在网上搜集高空抛物致人伤亡案例,打印后贴在小区以警示居民,最终高空抛物现象不再出现。

     “虽然调解过程很辛苦,但是矛盾终于解决了,之前的努力也就值得了,只有走进群众的内心,才能找准化解矛盾的方向。”——张莉莎

     有这样一个人,面对群众的不配合,她微笑回应,面对群众的不理解,她耐心解答,她就是金花湖社区的“网格红管家”——张莉莎。一提到她,无论是居民还是同事都会想到她的口头禅:“及时是矛盾化解的秘诀、态度是取信居民的关键。”3月的某天,因开发商施工,社区居民刘奶奶的廉租房墙壁多处出现裂缝,于是刘奶奶打电话向张莉莎求助。得知情况后,当时感冒严重的张莉莎迅速赶到现场了解情况。为了尽快解决问题,张莉莎多次找到开发商。在她的努力下,开发商与刘奶奶达成协议,房屋得以修复。

     “哪里的居民群众需要我,我就要出现在哪里。”——王珺

     一直以来,王珺都把居民当成自己的亲人,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用心做。辖区内的居民群众谈起这位个头娇小的社区干部,很多居民群众都赞不绝口。在疫情防控期间,有一天晚上10点多,王珺临时得知辖区内有人从高风险地区返资,她不顾天时已晚,戴上口罩,立即上门了解情况。第二天一早,她便联系大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上门进行核酸检测。她始终冲在防控的第一线,在疫情防控的最基层形象地诠释着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。

     “从点滴做起,多为居民着想,就一定能成为居民信赖的贴心人。”——陈妮 

     陈妮所在的网格空巢老人多,于是她坚持从点滴做起,经常对这些老人嘘寒问暖,给他们买菜送饭,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她赢得了“比女儿还要亲”的美赞。一天傍晚,陈妮在网格巡查时发现社区居民韩奶奶独自一人坐在漆黑的家中,了解到年逾八旬的韩奶奶,老伴儿因病去世,子女不在身边,无固定收入,靠拾荒为生,生活十分困难,陈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,积极为老人申请办理低保,定时给老人赠送物资。陈妮用自己的坚持与爱心,带动整个小区树立起尊老爱幼、相互帮助的良好风气。创文期间,居民们在陈妮感召下自发搬走楼道里的杂物,清理“牛皮癣”,在大家的共同治理下辖区面貌大为改观。



上一篇:【网格故事】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

下一篇:金花坪社区:“红色阵地”引领“红色服务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