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资阳区党建网 > 自身建设 > 组工文苑

对“不良文风”说不

发布时间:2020/9/15 10:25:43   发布单位:黄家湖新区   查看396次

     明朝文臣茹太素有一次给明太祖呈上一封17000多字的“万言奏折”。朱元璋看得眼花,让人念,当念到6300多字时,还是言不及义。他失去耐心、心中窝火,当即派人把茹太素狠揍了一顿。第二天消气后,继续让人念,在奏折的最后500字,茹太素才提出5条工作建议。

     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文风不是小事,不良文风危害大。茹太素挨揍,不由让人联想到现在的部分公文、报告等,长篇大论却空洞无实,絮絮叨叨却废话连篇。中央八项规定有明确要求:要精简文件简报,切实改进文风,没有实质内容、可发可不发的文件、简报一律不发。此外,文风脱离实际,脱离群众,长此以往将影响政府机关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。因此,我们要对不良文风说“不”!

     改进文风,要以短为先。你如果看过《大话西游》那部电影,相信对罗家英塑造的唐僧形象一定记忆犹新。显然,这个唐僧是话痨!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,说话办事讲求效率,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而没有干货根本抓不住读者,就会像听唐僧念经一样,让作为“孙悟空”的我们只想用金箍棒“敲晕”他!所以,写文章要努力做到简练有骨、陈其精髓,将准确、有效信息传递给读者。

     改进文风,要以实为重。实包含真实、充实、平实。要从实际需要出发,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;要有理有据、有血有肉,既摆事实又讲道理;要平易近人、朴实无华,不故作高深、卖弄晦涩术语,充斥官话套话。邓小平说:“我们开会、作报告、作决议,以及做任何工作,都为的是解决问题。”文风体现党风政风。公文写作人员要真正俯下身、沉下心、察实情、说实话、提实策,想群众之所想,解群众之所需,写出有温度、有思想、有影响力的文章。

     改进文风,要抓好“关键少数”。茹太素挨揍事件体现了明朝统治阶层对不良文风的深恶痛绝,基于此,朱元璋用“制度+榜样”的力量约束官员,制定了行政文书规范,整治官吏作风。他身体力行,在圣旨和重要指示中使用简洁明了的口语,使乡下老太太都听得懂、记得住。自此,明朝公文更简练,行政效率也更高。新时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,同样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带动性。文风转变是否彻底,关键取决于领导带头是否坚决。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开短会、讲短话、写短文,把改进文风作为一项工作要求、行为习惯,徙木立信、以上率下,带出好文风、好作风,则上行下效、事半功倍,促进形成良好党风政风。



上一篇:依规治党 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

下一篇:罗升祥:给党的一封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