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资阳区党建网 > 自身建设 > 组工文苑

“明规”以治世修身, “考核”以问心无愧

发布时间:2019/4/24 10:43:27   发布单位:迎风桥镇   来源:陈景楠   查看361次
      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《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干部考核条例》)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。精细的指标、严密的程序,越是有含金量的规范性文件,越需要躬身践行。
      以“明规”促“攻坚”,我将无我尔后不负人民。人生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,这是亘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。而衡量领导干部的价值所在,在于精准优化的考核内容指标,逐步改进的考核方式方法,以及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。从1998年到2009年,再到当前《条例》印发,党和国家将焦点聚焦于以考核促领导干部发展的“跑道”上,赋予其工作无尽的热情,并促使其更好地实现自己,“跑出一个好成绩”。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工作要点,《条例》历经研讨、调研、座谈、个别访谈及广泛征求意见而愈发成熟完备,并与党章规定的教育、培训、选拔、考核、监督等方面遥相呼应,打破惯性的路径依赖,防止考核工作“一刀切”“一锅煮”“上下一般粗”,使干部考核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、跟上时代的节律,使领导干部“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,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,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,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”。
      以“良币”逐“劣币”,君子挟才尔后躬行践履。汉字中,一个中心为“忠”,两个中心为“患”。对党忠诚必须是纯粹的、唯一的,对于领导干部的考核,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,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,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,对于政治上不合格的必定“一票否决”,坚决体现“政治性”。为治官察官,早在战国便出现了考核管理的上计制度,而历代考课更成为常态化的治官之法。时至今日,在考评的基础上,更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 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的考核,与时代对标对表,让干部在岗就必须在状态,在工作实践中明方向、知差距、净心灵、升境界,坚决践行“时代性”。纸面上的考核数字不会直接带来质的飞跃,发展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切实将考核的结果应用于选拔任用、培养教育、管理监督、激励约束、问责追责等各个具体方面,并促使其产生,既防止“劣币”驱逐“良币”,又能让领导干部的贡献“看得见”“摸得着”,并且“数得清”,坚决突出“针对性”。
      以“考核”助“考察”,千磨万击尔后当之无愧。《考工记》中曾写道,打造“良弓”需历经“冬析干而春液角,夏治筋,秋合三材,寒奠体,冰析灂”,六个步骤缺一不可,否则“斫挚不中,胶之不均”。同理干部的选拔任用,“考察”以“考核”为据,深入了解干部的德才素质和内在潜力,而后胜任岗位职责,忠诚干净担当。倘若平时“考核”工作寥寥,甚至“带病提拔”“带病上岗”,那么“选拔”出的“太平官”必定属于材质疏松的“速生树”。 强调,“考察识别干部,功夫要下在平时,并注意重要关头、关键时刻。”《条例》本着于法周延、于事简便的原则,首次明晰平时、年度、专项、任期四种考核方式,并分别从日常管理、年度综合、应对急难险重及任期内全方位考核,加强综合考量和计划管理,确保全面、历史、辩证地考核干部。而这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没有人能确信自己永远考核为“优”,他们必须拼尽全力向世人证明,自己留在这个位置上当之无愧。
      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《条例》贯彻落实好,为建设一支信念坚定、为民服务、勤政务实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,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。

上一篇:年少“巨贪”

下一篇:村支两委减负的几点思考